撰文者:鄭凱文 職能治療師
中風復健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有時會因為過程有些灰心,喪失一些持續努力的動力,進步程度不佳可能有許多原因,例如使用錯誤的方式練習、訓練次數及時間不足、沒有動機想要持續等。當覺察到問題來源時,也更能對症下藥處理。
可以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情,造成悲傷時的情緒有五種階段,分別是「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沮喪、接受」,因此當你過程產生這些感受,都是很自然的情況,不要過度擔憂,悲傷也並不是盡頭,只要你願意繼續向前行!
要重新產生「行為改變」有好幾個階段,像是「思考、準備、行動、維持」,各個階段皆有不同的目標及重點,下方分享實用的習慣建立方式,幫助您用較無負擔的方式,持續的保持復健動機。
功能復健三大原則
功能復健有三大原則,分別是「高強度訓練、感覺輸入、有目的性的活動」,因此持續且不斷的練習,也是進步關鍵的因子之一,然後有時候光是想到要復健就覺得興致缺缺、壓力很大,但其實這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因為大腦本來就會促使我們避開一些有挑戰的任務,尤其是需要花費很大的意志力才能執行的任務,久而久之也造成了避而遠之的心理狀態,因此我們可以透過「習慣」的建立,來提升任務執行的續航力。
習慣建立四步驟
因為習慣是自然而然的狀態,不太需要耗費意志力去執行,原子習慣這本書有提到幾個關鍵,其實只要四個步驟就可以帶來轉變,分別是「提示—渴望—回應—獎賞」,因此嘗試將你的復健活動融入這幾個要點吧!
- 提示→讓提示顯而易見。
舉例:將復健物品放在隨手可見之處、將復健紀錄貼在牆壁、將復健項目結合生活(看電視廣告時坐站五下)。 - 渴望→讓習慣有吸引力。
舉例:加入相同文化的社團或群組(分享個人復健的經驗,彼此互相交流成長) 。 - 回應→讓行動輕而易舉。
舉例:環境改造(調整家中環境,讓復健活動隨時可以進行)、兩分鐘法則(只要維持兩分鐘就算成功,先養成復健的習慣) - 獎賞→讓獎勵令人滿足。
舉例:追蹤紀錄(紀錄復健的執行,可視化努力的痕跡)、獲得回饋(連續完成兩週,可以給予自己喜愛的獎賞)
每天進步一點的1.01法則
建立好習慣是每個人都很渴望的能力,但有時候知易行難,所以我們必須先用宏觀第三人稱的視角來看待我們的大腦,這些法則根基於腦科學的概念,並從自身的生活進行調整。
有一個勵志的法則叫做「1.01法則」(圖一),你只要每天進步1%,一年就會成長37倍,每天即使進步一點點,一年後的累積會很可觀,所以也不要小看每一天的努力,與大家共勉之!
「改變一切的不是重大行動,而是每天生活中最微小的事情。」
(圖一) 1.01法則(圖片由鄭凱文職能治療師繪製)
更多與復健觀念相關的文章:
參考資料:
- 家人復健缺乏動機怎麼辦?
- 悲傷不是盡頭,只要你願意繼續向前走!淺談悲傷五階段
- 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
- The Organization of Behavior: A Neuropsychological Theory
⬇想了解更多愛迪樂中風復健?歡迎點擊按鈕獲取更多資訊⬇

分享職能治療師觀點,主題有復健新知、認知訓練、生活復能等,希望對您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