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勢不良,我該去運動還是看物理治療?

撰文者:陳亦璇物理治療師

當面對姿勢不良時,許多人會猶豫應該選擇運動還是尋求物理治療的幫助,相信這是很多人內心會有的疑問。

其實呢,這個問題沒有絕對的答案,因為運動和物理治療其實是不可互相取代的,兩者各有其優點和適合的情況。今天將比較兩者的不同,並分析在不同的姿勢狀態下應該尋求哪種專業協助。

運動對於姿勢矯正的幫助

運動對於改善姿勢具有多方面的好處。首先,運動能增強肌肉力量和柔韌性,特別是我們的核心肌群。我們的核心肌群位在腹腔的內部(圖一),是我們身體之所以可以維持良好姿勢的關鍵。常見的運動如重量訓練、皮拉提斯、瑜伽等都可以在運動過程中訓練到我們的核心肌群。此外,運動還能促進血液循環,減少因久坐或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引起的肌肉僵硬和疼痛。運動促進血液循環的效果就好像你拿熱敷墊熱敷在痠痛不是的肌肉位置上,只不過運動能帶來「全身性」的血液循環,對於帶走壓力及痠痛的效果是更好的。

(圖一) 腹部核心肌群

圖片來源:網路/由陳亦璇物理治療師再製

適合一般久坐上班族的運動包括瑜伽、皮拉提斯、重量訓練、慢跑等等。這些運動不僅能提升身體素質,還能提高身體意識,幫助個人更好地維持正確姿勢。然而,對於已有嚴重姿勢問題或慢性疼痛的人,單靠運動可能無法徹底解決問題,這時候就需要考慮物理治療。

物理治療對於姿勢矯正的幫助

物理治療是針對姿勢不良和相關疼痛問題的專業治療方法。物理治療師會通過評估個人的姿勢狀態、肌肉力量、關節活動度和疼痛狀況,來制定個人化的治療方法。舉例來說,如果一位圓肩導致肩頸痠痛的個案走進來我的診間,首先我們會先進行問診了解日常生活使用身體的習慣,再來進行身體的檢查,為的是確認到底是什麼因素使姿勢出現問題(有可能是大腦對於姿勢控制的障礙、肌肉的緊繃或是無力、或是天生骨骼的變化導致),最後再針對檢查出來的因素進行徒手治療或是運動訓練。物理治療師做的運動訓練跟坊間運動不一樣的是,我們會進行所謂的「矯正性運動」,是針對每個人的身體狀況而制定的運動計畫。
物理治療的特點就是我們可以針對個人化的問題調整矯正性運動內容。對於由於姿勢不良引起的慢性疼痛、肌肉緊繃、脊椎排列的問題甚至是動作控制的問題,個人化的進行處理。
透過上述的敘述,相信你可以發現,運動和物理治療是無法互相取代的,在姿勢矯正的光譜上,這兩者應是屬於互相合作的關係。

該如何選擇專業的幫助呢?

以下我們用不同程度的姿勢不良來進行分類:

輕度姿勢不良

如果姿勢不良問題較輕微,可能是自己發現頭部很前傾、照鏡子時發現頭部歪歪的或是有高低肩、或是朋友說你可能有圓肩、骨盆前傾,但是你自己並且感覺到明顯的疼痛,甚至自己做一些網路上的矯正訓練會有所緩解,這時候你可以考慮通過運動來改善這樣輕微的症狀。針對身體緊繃的族群,這時可以選擇瑜伽、重量訓練、慢跑等等; 針對肌肉偏屬低張力的族群,皮拉提斯或其他核心訓練課程就會更適合你,除了運動之外,還要注意日常姿勢的調整和矯正。

中度姿勢不良伴有輕微疼痛

若姿勢不良已經引起輕微疼痛或不適,但沒有嚴重到影響日常生活,例如上班一整天之後覺得緊繃、頭痛或是角偶爾會麻麻的,整體的不適感約在 VAS=5  (VAS為Visual analogue scale的縮寫,常用來評估疼痛困擾的程度,如圖二)

(圖二) Visual analogue scale。0分為不會疼痛、10分為無法忍受的疼痛狀態

這時候建議先諮詢物理治療師進行評估。讓物理治療師幫你釐清問題的根源,並指導你適當的矯正性運動。

嚴重姿勢不良伴有慢性疼痛

當姿勢不良已經導致持續性或嚴重疼痛,甚至影響到正常活動和工作(VAS>7),這時候我強烈建議你要尋求物理治療的幫助。在疼痛程度>7分的情況下,代表你姿勢不良的問題可能已經導致肌肉、神經慢性的發炎,這時候若沒有透過物理治療進行處理,單純運動反而有可能造成你的症狀惡化。

總結來說,運動和物理治療在改善姿勢方面各有幫助。輕度問題可能可以通過運動來改善,而中度至嚴重問題則需要物理治療的介入。無論選擇哪種方法,儘早由專業指導都是維持良好姿勢和減少疼痛的關鍵。

參考資料:

 

⬇想了解更多關於愛迪樂復健治療?歡迎點選下方按鈕⬇

肌筋膜疼痛及骨骼肌肉復健按鈕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