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長照居家復能一定要知道的幾件事

目前長照2.0已經進行推動兩到三年,裡面的服務玲瑯滿目,而居家復能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環,很多職能治療師和物理治療師都參與其中,民眾進而可以接觸到治療師的專業服務,是相當好的一項服務,但居家復能就是治療師到家裡做復健嗎? 那跟居家復健有什麼不同?為什麼一個月只能三次或六次,而不能天天做?我想今天透過這篇文章,幫助更多人認識長照的居家復能這項服務。

一、居家復能的精神

在長照2.0 的復能服務推行以前,長照1.0的十年計劃中有一項服務是居家復健,就是由治療師到個案家裡幫助個案做復健,年復一年的進行,的確滿足很多有需求的家庭,但治療師服務結束後,家庭也許還不知道怎麼幫助個案更健康,而且個案在長照所涉及的生活種種層面,也與個案在醫院所需要的資源有所不同,在醫院要積極的復健,而返家後則是要如何回歸和適應生活,因此居家復能的精神就產生了。

長照2.0的推動下,「居家復能」有別於「居家復健」,治療師一直做針對個案做復健,因為長照面對的不再是疾病,而是有能力面對未來五年到十年以上的生活,更是為了長照人口越來越多的未來,很多家庭都需要治療專業的建議,以及找到更好的照顧和生活模式……等,因此居家復能期待把治療的專業可以教導個案身邊所有願意的人,無論是家屬、外籍看護、居服員、里長等等,治療師也在做,但更是一個教導和諮詢者,幫助整個家庭學會如何照顧、如何復健、更是如何找到適合的資源。

二、誰需要用居家復能

有很多人很好奇到底誰適合居家復能?其實治療師在長照居家復能做的事情會與醫院很不一樣,醫院的治療師相當忙碌,大部分很難給予每個家庭完整的建議,但居家復能很不一樣,基本上可以很全面給予個案和家庭建議,加上強調跨專業合作,會有職能、物理、語言等治療專業進來,提供很多操作、教學和討論,往往都能幫助一個家庭有很大的改變,舉例來說可能是骨折返家後的強化訓練、失智症的反應行為和生活模式安排的建議、小孩生活獨立的親職衛教、精神個案的社會互動訓練等等,層面相當的廣,而不只是個案,包含照顧者的照顧技巧教導、心理減壓、輔具和環境的改善等等都包含。

三、如何正確的使用居家復能

當一個居家復能的治療師進來家裡,我可以做什麼呢?怎樣能好好使用這項服務,在我執行居家復能近百例當中,家屬和照顧者其實都需要參與其中,因為長照中陪伴最多時間其實是家屬和照顧者,生活層面的問題和了解都會比治療師多,可以給治療師很多的資訊,而治療師相對也能據以給出專業的建議和可以嘗試的方法,在一個不斷動態互動的過程中,就能逐漸找到個案適合的照顧和生活模式,讓三到六個月服務後,找到長期的問題以及適合的解決辦法。

以下幾點提供給您作為與居家復能治療師互動上的可能作法

  1. 記錄個案的生活和照顧情形,不分好壞,提供給治療師參考。
  2. 執行治療師的建議和方式,有遇到那些困難,與治療師討論原因,並且重新制定新的建議和方式。
  3. 治療師執行技巧時可以詢問是否可以拍照和錄影紀錄,以利於其他天可以自己執行。
  4. 詢問一些相關的醫療問題,治療師可能知道可以幫助你的資料或資源管道。
  5. 甚至在照顧和生活上自己與個案產生什麼樣的狀況,也是可以與治療師討論的。

希望透過這篇文章可以幫助您認識居家復能這項服務,一個好的長照是需要每一個人一起來努力,讓各種資源進來、找到適合的長照2.0組合和安排,讓長照2.0服務可以永續及長遠,以及提升照顧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