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者:陳品祥 職能治療師
「我的膝蓋在三年前開過刀,自從開刀以來,膝蓋總是卡卡的,我都不敢做走路以外的運動,兒女也叫我沒事不要往外跑,免得又要再一次經歷開刀的痛苦。」這一句話,是許多長輩共同的擔憂,總是擔心動得越多,膝蓋磨損得越快。事實上,這個迷思可能會耽誤了許多人的健康!
術後復健與持續運動的重要性
美國《復健醫學期刊》上研究顯示,若因受傷、生病、癱瘓,或只是懶洋洋地躺在床上不動,約兩週後,年輕人的肌力和肌肉量會降低約三分之一,老年人則降低四分之一。
無論是因為骨折、韌帶受損、退化性關節炎而採用的手術,皆會改變我們身體組織,影響肌肉、韌帶、關節,容易產生沾黏、瘀血及肌肉萎縮等症狀,長期不動則可能會造成不良的肌力與心肺狀態。
根據多篇研究顯示,減少活動量不但會造成代謝下降,更會導致「肥胖」和「肌力減少」,進而使膝蓋退化更快。而復健運動,正是同時對付肥胖和肌力降低的雙效良藥。
許多人對於怎麼動仍有相當大的疑慮,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看如何動得健康、動得安心吧!
術後怎麼動最健康?
先讓我們用術後的階段來簡單認識不一樣目的的復健運動:
- 術後初期:要謹記復健是在術後就開始了!在術後一週內的初期階段,我們會跟著醫療院所中專業的治療師,從消除水腫和小幅度關節活動,接下來到基本的肌力訓練、關節角度延伸及平衡/穩定度訓練。(圖一)
(圖一) 術後初期復健運動參考
- 術後後期:此階段短則數月,長則是一生都要進行。除了更進一步的肌力訓練,此階段更注重於功能性訓練及動作技巧,治療師將告訴你如何將所有的運動落實在生活當中,並逐漸養成習慣。
而距離開刀已有幾年的時間的你,可能不像以往那麼頻繁往來醫療院所,較沒有機會有治療師密集的告訴你該如何運動,此時,我們只要謹記幾個原則,在範圍內活動即可。(圖二) - 根據美國運動醫學會(ACSM)的指引,只要是不會產生疼痛(pain-free)或只會輕微疼痛的伸展、有氧或肌力訓練(疼痛程度最痛是10分,保持在3分內)都可以執行。
- 運動後會有不適感,正常情況是一天比一天好轉,若遲遲沒有好轉或有感受很不同的疼痛,請諮詢專業治療師,或儘速回診讓醫師評估。
(圖二) 運動與關節狀態自我評估
結論
持續的運動對於關節保養有其必要性,適時擁抱自己膝蓋受損的事實,和其共處,持續在接受範圍內運動,才是對自己的健康負責、愛自己的好方法。
若有任何疑慮,歡迎洽詢愛迪樂專業的治療師團隊。
參考資料:
⬇想了解更多關於愛迪樂復健治療?歡迎點選下方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