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側彎會好嗎?開始治療前必備的基礎知識

撰文者:謝迪亞 物理治療師

很多個案在診間會斬釘截鐵的跟我說:「治療師,我有脊椎側彎怎麼辦?」我會下意識的問:「喔!是什麼時候診斷的呢?X光檢查是幾度呢?」這時候常常見聽到個案回覆,可能是去內衣店的時候被店員發現肩胛歪斜、上教練課的時候教練說腰背發力不對稱,或是整骨的時候整復師傅說有長短腳……事實上,這些都很有可能不是「真的」脊椎側彎!

脊椎側彎?真的有嗎?

應該是說,脊椎側彎在醫學名詞中,有明確共識的定義,可稱為「結構性脊椎側彎」,或是「原發性脊椎側彎」,意思是可觀察到脊椎骨自生長異常,產生形狀與排列上的變化。相對的,沒有脊椎骨骼上的形狀異常,而是因為肌肉骨骼因為日常姿勢、習慣性動作等累積的不對稱壓力,累積而成的排列問題,外觀上看起來歪斜不正,稱為「功能性脊椎側彎」,當肌肉骨骼的平衡重建之後,歪斜是可以減除的。

脊椎側彎什麼時候要照x光

因此,大家實際上擔心的「原發性脊椎側彎」還是要透過全脊椎的x光檢查較為準確,學者們都認同的定義為x光上量測的側彎角度-科布氏角(Cobb’s angle)要>10度才會稱為脊椎側彎。當然,不用一有高低肩或是觀察到身體歪斜就需要去照x光,x光通常是已經在脊椎側彎療程開始後才需要積極追蹤跟進,因為x光的角度是訂定「原發性脊椎側彎」的治療決策重要決定因素。我們可以先從簡易的「亞當式測試(Adam’s test)」(圖1)來做簡易的篩檢。

脊椎側彎的簡易篩檢

脊椎側彎測試-亞當式測試示意圖

(圖一)脊椎側彎測試-亞當式測試示意圖

這個測試要請另外一位在自己的正後方觀察,測試方式為:

  1. 預備姿勢:站姿下雙手合掌並與肩部等高
  2. 開始動作:頭部放鬆、膝蓋盡量不彎曲下,身體慢慢前彎向下。
  3. 請旁人在身後觀察:身體前彎向下的過程中,觀察身體左右兩側背部的的高低差異。

若亞當式測試有觀察到左右側背部有明顯的高低差,可以進一步到醫療院所檢查。除了到醫院拍x光,也可以找有針對脊椎側彎提供服務的物理治療師或醫療專業人員,使用「水平儀(scoliometer)」(圖2)量測軀幹旋轉角度。若軀幹旋轉角度高過五度,則會再建議去拍x光確認。水平儀的量測角度經研究證實能夠有效反映側彎角度的,不過施測人員得需經過脊椎側彎專業訓練。

脊椎側彎角度檢測-水平儀

(圖二)脊椎側彎角度檢測-水平儀

一個簡單的建議原則,如果只是觀察到外觀問題,可以先用亞當式測試來做簡易篩檢;若您是因為身體感到長期的緊繃、酸痛、疼痛,或是感受到自己日常生活中左右發力不均的問題,才懷疑是否有脊椎側彎的話,建議可以找一對一的自費物理治療,除了可以協助您排除結構性脊椎側彎,也可以盡快處理「功能性脊椎側彎」問題,重建肌群協調,讓身體盡快回復平衡狀態,因為這也是身體骨骼肌肉系統不健康的一個警訊。

確診脊椎側彎後該怎麼做

那麼,確定有脊椎側彎後,什麼時候要找有脊椎側彎證照的治療師評估或是進行矯正訓練呢?相信大家都有聽過這個觀念-脊椎側彎>40度要開刀,<40度再觀察。那在這之間可以做什麼呢?在家休息盡量不要運動嗎?脊椎側彎可以預防嗎?相信大家都有這些疑問。
事實上,原發性脊椎側彎是不能預防的,但是「觀察」也是治療很重要的環節,並且依積極程度有分別,如果在骨骼成熟前發現的脊椎側彎,越需要密集觀察,密集程度分為3-36個月不等,主要觀察目標為脊椎側彎角度是否有「過度快速」的增加。
若在觀察期中發現角度惡化速度異常,則會首要建議-「背架」加上「針對脊柱側彎的物理治療運動訓練(PSSE)」,是為2016年國際的脊椎側彎學者們(SOSORT)針對最新的醫學研究所整理出的指引(guideline)中-最有效的保守治療,甚至可以逆轉骨骼成熟前的側彎角度!脊椎側彎的角度不可能改變-事實上已經是過時的觀念了,及早發現並即時接受合適的治療能夠有效緩解側彎惡化,這已經是醫學上被證實的。
而脊椎側彎不能運動嗎?不是的,這是一個必須被打破的迷思;透過運動來維持脊椎柔軟度和心肺呼吸系統,是非常重要的。而要能夠判斷合適的運動強度與項目,亦或是透過特定脊椎側彎運動來矯正的專業人士,都需要經過脊椎側彎特定的專業培訓的,畢竟脊椎側彎彎友的個體差異是非常大的。

結論

若是在成人後發現的脊椎側彎,惡化風險很低,且多數可能為肌肉不平衡導致的「功能性脊椎側彎」,可以透過簡易的測試自我檢查,並進一步找物理治療師等專業人士,利用個人化的徒手治療與運動處方來逆轉。若是在發育中發現的脊椎側彎,則建議拍攝全脊椎x光密集追蹤,並建議要找「脊椎側彎相關認證培訓」的治療師進行縝密的治療與訓練計畫,並視情況製作客製化的「脊椎側彎背架」。
脊椎側彎的非手術治療在近代來說已有很大的突破,雖仍然有待醫療界持續的努力與專研,也需要民眾們互相宣導正確觀念,幫助自己身邊有需求的親友,能夠獲得適切的幫助。

 

參考資料:
1. orthopaedic and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of idiopathic scoliosis during growth.
2. 你真的了解脊椎側彎嗎? 認識脊椎側彎症狀和治療方式

 

⬇想了解更多關於愛迪樂復健治療?歡迎點選下方按鈕⬇

肌筋膜疼痛及骨骼肌肉復健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