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者:鄭之姸 物理治療師
「老師,醫生跟我說,得到巴金森只能吃藥控制,不會好了。我現在走路、平衡也都還沒有甚麼問題,只有手會抖而已,為什麼還要做運動訓練呢?」
相信這是許多剛被診斷出巴金森的病友們很常感到困惑的問題。開始規律服藥之後,一開始感到困擾的小碎步、顫抖等症狀便立即獲得控制,在有藥效的狀況下,走在路上完全沒有異狀,為什麼這樣還會被建議要接受運動訓練呢?運動又對巴金森的病程有哪些好處呢?
運動訓練延緩巴金森退化
巴金森主要為大腦基底核區域發生退化所導致的症狀。隨著基底核退化的進展,大腦越來越無法製造在動作控制時所需的神經傳導物質,導致動作症狀愈發明顯。而臨床上醫生所開立的抗巴金森藥物,主要是透過補充這些神經傳導物質,進而增加病友的動作品質。
然而,基底核本身的退化,目前仍無法透過服用藥物控制,只能隨著退化的程度,逐漸增加補充神經傳導物質的劑量。當基底核退化到一定的程度,即便在有藥效的情況下,也可能還是會出現僵硬、平衡能力下降與行走困難等症狀。
一般而言,病友平均開始出現平衡與行走症狀的病齡為五年左右,也就是病友們俗稱的「黃金五年」。而這五年,往往也是攸關未來病程發展最關鍵的五年。在平衡與行走症狀尚未出現以前,不僅在運動訓練上少了很多限制,心理上的壓力更會減少許多。更重要的是,當基底核退化程度尚輕時接受運動訓練,更能夠有效的促進對動作控制系統的刺激,進而達到延緩退化以及減輕症狀的效果。
過去文獻更指出,相較於單純服藥控制,有接受規律運動訓練的病友,在長期追蹤之下,病程的發展明顯較緩。而臨床上更不乏遇見許多每天認真進行運動的病友,即使在巴金森診斷後15年,仍然保有日常生活自主的活動能力,對於生活品質的維持非常重要。
在此列舉幾項適合病齡較輕的巴金森病友可進行的運動訓練:
- 進階平衡訓練
- 步態訓練
- 敏捷度訓練
進階平衡訓練
對於大部分的早期巴金森病友而言,此時日常生活所需的平衡活動尚非難事,因此可針對較進階的平衡運動下手,進一步挑戰平衡控制能力,以達到刺激中樞神經系統的效益。建議病友可嘗試的平衡運動如下:
- 走直線訓練:在地上貼一條膠帶,或是沿著地上磁磚的黑線,以腳跟貼著腳尖的方法行走。(圖一)
(圖一)走直線訓練
- 進階單腳站立訓練:在地上放置三個物品(如:三角錐、寶特瓶等等),單腳站立後,以抬起來的腳輪流輕碰面前的三個物品。注意若將物品放得越開,難度會越高。(圖二)
(圖二)進階單腳站立訓練
步態訓練
許多巴金森病友常在診斷初期,便開始抱怨自己在行走時雙臂不會擺動,且容易伴隨雙腳拖地,看起來很沒有精神。建議平時可練習原地踏步動作,雙手需放鬆、自然地擺動,配合雙腳抬高,原地踏步約10次後即可大步向前走出,此時仍將注意力放在手上,讓雙手盡力維持大幅度的擺動。
敏捷度訓練
敏捷度訓練為一項同時考驗到動作精準度、平衡能力與爆發力的活動。若病友年齡尚輕,且過去膝蓋、脊椎無受傷的歷史,可嘗試練習以下運動:
- 閃電行走:將敏捷梯放在地上(或者也可改為注意地上磁磚的線),以(圖三)的順序迅速地在格子間行走,速度愈快愈好,但一定要注意安全喔!
(圖三)閃電行走
- 橫向跳躍:根據過去文獻指出,橫向穩定度與預防跌倒最為相關。當往橫向格子跳躍時,更能夠訓練到身體在水平方向的平衡與協調能力。跳躍方法如(圖四)。若無法嘗試橫向跳躍,也可改為快速地橫向行走喔!
(圖四)橫向跳躍
結論
雖然以目前醫藥發展技術,巴金森無法真正根除病灶,但是透過規律的服藥與運動訓練,仍然能夠穩定控制病情進展的速度,並且使病友維持一定的生活品質。
若您自身或身邊親友正受巴金森的診斷困擾,愛迪樂的專業團隊能夠與您一同規劃未來的運動訓練目標,陪伴您一同在巴金森的復健路上前進。
更多與巴金森氏症相關的文章:
參考資料:
- 台大醫院神經部—三十年來巴金森病之發展
- For Early-Stage Parkinson’s, Regular Moderate Exercise Is Linked to Slower Progression, Study Shows.
⬇想了解更多帕金森復健?歡迎點選下方按鈕⬇

哈囉,我是物理治療師之姸!
覺得身體的疼痛很惱人、或是想讓自己的動作表現更加進步嗎?讓我們一起透過運動控制和學習,一步步重新建立起身體的規則與秩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