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者:施昱廷 職能治療師
衰弱長者會因為活動度下降、整體生理機能下降而導致「便秘」。排便不順會直接或間接導致,如直腸脫垂、心律不整等問題,也可能會在排便過程中因為過度用力造成憋氣而讓瞬間血壓升高,進而產生痔瘡。
許多家屬會透過飲食改善、提高活動、腹部按摩等方式來改善便秘,如果效果有限,也可以試著從如廁的姿勢改變來改善。
改善便祕,從改變如廁姿勢開始
創造類似蹲的坐姿,提高排便順暢性
研究證實,當處於蹲姿上廁所時,髖關節角度彎曲至22.5-35度時,該姿勢會使恥骨直腸肌(puborectalis muscles)放鬆,有助於排便。但臨床上,長者多半因衰弱,無法坐出蹲的動作且長者多半對於身體往前彎會過於害怕,引導蹲姿反會有反效果。我們可以折衷,創造類似蹲的坐姿,坐著上廁所時,馬桶前放置穩定的小凳子,讓膝蓋可以高於髖關節,透過小凳子創造一個適合排便的姿勢(圖一)。為了安全起見,小凳子的選擇要能止滑,且小凳子有夠寬的平面讓長者維持雙腳與肩同寬的坐姿,提高坐姿穩定性(圖二)。
(圖一)適合排便的姿勢
(圖二)小凳子要能止滑且夠寬
支撐前臂,穩定衰弱長者的如廁肺功能
臨床經驗發現,部分長者會加了小凳子會向家屬反應,大腿抬高擠壓到胸口有喘不過氣的感覺。衰弱長者便秘時常常因為心肺功能不足,在腹部出力時容易造成短暫缺氧,無法出力,造成便秘。
2020年的研究發現如果能引導個案身體前傾,前臂撐於前方的桌板上,因為前方有支撐物,個案將有有更好的肺活量功能表現,在主觀的舒適感受也比較好。如何給予長者前臂支持?以下為市售的輔具可作為輔助參考:
- 折疊式桌板:透過收摺式桌板長者在上廁所時,前臂可靠於前方桌板上,方便如廁,不需要時可收置於牆面。(圖三)
(圖三)如廁用折疊式輔助桌板示意圖
- 可移動式扶手或桌板:如有安裝困難無法使用折疊式桌板,可以考慮使用之。(圖四)
(圖四)左:可移動式桌板、右:可移動式扶手
- 移動式升降桌:升降桌或病床餐桌的好處是,具有調整高度之功能,但需注意桌子的穩定性是否能讓長輩支撐,及部分的桌腳會有打滑的問題。(圖五)
(圖五)移動式升降桌
上述所提,兩種方式(1.創造類似蹲的坐姿,提高排便順暢性、2.支撐前臂,穩定衰弱長者的心肺功能)皆為臨床上有效對於幫助衰弱長者如廁的方式。方法不一定適用每一個人,家屬可試著依照長輩的狀況,挑選其中一種方式給長輩,並搭配適合的輔具來改善長者便秘的問題。
如問題無法解決,務必尋求相關醫療資源協助,也歡迎諮詢您的職能治療師與物理治療師。
更多與便祕相關的文章:
參考資料:
- A review on squat-assist devices to aid elderly with lower limb difficulties in toileting to tackle constipation.
- The effects of a defecation posture, supported by the upper limbs, on respiratory function.
圖片來源: